趙文豪〈鏡視〉
坐在椅子上,萎化成一尊植物
蜷起背如對自己的寬恕
嘗試發出訊息
像深海裡的聲波,一點一滴發出
這時的等待是透明的
多年前悲傷的事,在冰態的詞彙開始融化
深夜緩緩滲出水來
歌聲充滿流質,濕悶的在身上排列成
一點一滴的汗珠:排列在白天的鼎沸之後
將自己萎化成植物,
好來逃避一句告白的話
一件關於告白的小事。
你平等對待,維持可進可退的距離
等待是透明的,隱約卻具體的聲音
〆〆〆〆〆〆〆〆
#趙文豪 創作,Instagram:literchance
#瑤冰 手寫(節錄)
#侑芃 朗讀,新開YouTube頻道「#人有艸凡」
※聆聽侑芃傳情的朗讀,請至詩聲字頻道:https://youtu.be/dAuMLrhqSDw
※收錄於趙文豪《#通信新聞詩文集》(#馬尼尼為 繪,斑馬線文庫,2021年4月30日),編按:文豪這首詩,正巧寫於兩年前的今日(2019年7月19日)。
※《通信新聞詩文集》(引自書介)
回到首本詩集《#都ㄕˋ有鬼》,來自於某次下班以後,在捷運上看到彼端的老婦人紅著眼眶,拿起手帕激動得擦著眼淚。就像是板擦把黑板上的字通通抹盡。 於是,她把她的五官都擦掉,她的臉上,再也沒有任何東西。就像是這樣的面目模糊,當時想帶來的就是這樣在都市生活與現代化環境的自我面目逐漸泯滅。
然而,在第二本詩集《#遷居啟事》,是邁向而立之年,不論在面對環境或時間的變遷,許多事情突然就像一個閃電,閃過自己的腦海裡,萌發出更多的念頭,想與身邊的人分享。不論是關於情愛、關於政治、關於現實環境生活等的題目,都期盼能夠在物件的拆解與組合裡,重新讓我們審視自己的生活。接著在第三本《灰澀集》,找到一種與自己相處的模樣。
譬如槓桿,如同《通信新聞》的詩與文,彼此協調,彼此擺盪;譬如生活間的工作、功課與樂趣,缺一不可,譬如呼吸的吸氣與吐氣,頭尾相接,希望的形成的概念是一種對話,對話的臉。
像是穿過荒廢的摩天輪、生鏽的水緩緩滴落,形成缺乏意味的雨。廣場很大很空,幾乎可以容得下我們一輩子的夏天。在黑夜中,不斷迎來遠方來往車輛的光,來來往往頻率的往返,照著時序的規則,難以記數。像是我們所期待的日出,不斷的期待,遙遠的聽著來自遠方的消息,準備復出的樂園。
※趙文豪(1986-)
盛夏出生,喜歡詩,期許有天剛好是詩也喜歡的樣子。喜歡參與未成體統、尤其不成比例的挑戰。曾獲全國優秀青年詩人獎,並入選台灣詩選與創世紀詩獎等。曾出版《#都ㄕˋ有鬼》、《#遷居啟事》、《#灰澀集》等詩集。聯絡信箱:literchance@gmail.com